后半部分有趣,最后甚至有些感动,写给电影的情书有那么多封,大概只有这一封最淳朴最古怪,也最“怡情”,不过,看完全片后还是觉得这不太像一部电影,而更像是满足观众好奇心的午夜档解密节目,正如电影开拍前制片人向导演阐述其即将执导电影的两个“卖点”,同样适用于本片,因为它胜就胜在牢牢抓住了影迷的猎奇心(丧尸、一镜到底),《爆裂点》的观众定位相当准. 娱乐至死的年代绝大部分人当然会欢迎这类作品,但很难说嬉笑过后本片会为观众留下什么. 以及,说句题外话:再一次为伍迪·哈里森去年那部无人问津的《爆裂点》感到惋惜. 看了五亿元的人生,怎么说呢,就像朋友说的,你相信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得到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 很多埋伏很精细,虽然情节是电影化的,但合理. 就是有这样的人啊,像个小动物一般自然地相信别人,亲近别人,所以别人忍不住的想要从自己的所能中去掏出些什么去爱护他,关心他,终究,人是因为给予才感到幸福的,在给予的过程中形成了连接,自己不再是孤独的个体,因而幸福. 人总是在自愿地献出自己时才能收获幸福,这是上帝留给人的悖论,是否要成为自己,以及自己究竟在何处. 望月这样的男孩,会让年近不惑的我产生保护的欲望,这是身为人类延续本能的自然反应吗,于此我并不知道,但是在类似这样的纯净和美好之前,已习惯蝇营狗苟的自卑的我总想能延续这种在视野范围内的美好,因为这些美好的存在,才使得日常的无奈成为了所能够忍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