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社会形态,概念十分宽泛,但基本上可分为两类,常态型和非常态型。一个社会并非静止于单一形态,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既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常态,也不是完全意义上非常态的过渡形态,这也是转型社会。
真正的社会转型其实只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的问题,它理当成为近代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近代中国的社会有三个与传统中国社会构型不同的转变:第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第二,身份—等级社会向职业—阶层社会(或市民社会、公民)转型;第三,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是基于不同学科背景和角度对社会转型的认知。此外还有其他内容的变迁,或是制度变迁,或是体制转轨,或是政治变革等,均非社会转型含义所指。三个维度、三个层面的社会转型,相互关联,相互之间具有深度影响或制约关系,却不一定同步、同时发生和展开。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从洋务运动开始。以大机器为生产手段的近代工业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而且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明示了历史趋向。“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填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①“我国机器工业,肇始于同光,建设于清季”,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在新的机器生产、工艺技术、社会分工等管理制度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社会生产方式,推动着传统农耕文明向近代社会文明的转型。洋务运动的发展,本身会呼唤人才。洋务新学及其专业学堂体制的确立,就是这一社会需求的产物。中国社会文化结构也发生了空前变动,以儒家独尊的文化一统格局受到“西学”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