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并信仰基督教,使孙中山受到了基督教的救世观念——特别是其中的“平等”“博爱”思想——的影响。
1883 年6 月,十七岁的孙中山就这样心有不甘地结束了自己第一次海外学习生涯,自檀香山起程回家乡。但是,这时候的他,再也不是几年前初出家门的、以怯生生的目光好奇地打量着周围世界的那个乡村孩童了。
孙中山接触并且初步了解了一个与传统中国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接受了与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大不相同的西方教育,他的眼界、知识、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于一些原来他看到而且不满意的事,他现在初步找到了批评的武器;对于一些他原来以为想当然的事情,现在也发生了疑问。
说到这几年对于自己的影响,孙中山曾经在1912 年说:我幼年时候,在家乡的村塾从老师读书,所学并不多,读了几年书,不过是略识得几个字而已。
过了几年后,有机会到檀香山,进入了西方的学校学习,看见那里的教育方法远比家乡村塾的教学方法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