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的回答可谓杀人诛心,明面上他虽然说朱高炽这个人很仁孝,应该不会做这种事情的。但他又提醒朱棣,朱高炽和堂兄建文帝的关系很好,潜台词便是朱高炽很有可能会投靠朝廷。正好这个时候建文帝也采用了方孝孺的离间之策,派遣使者给朱高炽送过去一封书信。黄俨一看觉得自己这次抓住朱高炽的把柄了,于是赶紧派人到前线去向朱棣汇报。眼看朱高炽就要玩完了,结果这个时候朱高炽的使者也来了,并且这名使者还带来了建文帝的书信和使者,而且建文帝的书信还没有启封。最终朱棣看望信之后才大呼:“几杀吾子”。“几杀吾子”这几个字表明当时朱棣真的对朱高炽动杀心了。在朱棣的严防死守下,朱高炽既要妥善地处理朝中的大小事务,又要给朱棣的亲征做好后勤保障,还要时刻提防越权行为招致朱棣的不满,长期下来本来身体就不好的朱高炽在朱棣的高压下变得“忧惧成疾,面无人色”。
朱棣明白朱高炽最大的支持者就是文官集团,所以要想压制朱高炽的势力就必须分化他与文官集团之间的关系。但实话实说朱棣的手段并不怎么样,通过强制手段来限制朱高炽与文官的关系,表面上看双方是得保持一定的距离了,然而既然朱高炽主要负责处理政务就必然要与大臣接触,而且他又是未来的皇帝,不管朱棣再怎么严防死守依然会有众多的追随者聚集到朱高炽身边的。所以即便朱棣有意地清除一部分大臣,却依然不能阻止朱高炽支持势力的壮大,而朱高炽为了保护自己支持者的安全,有时也会被迫和朱棣杠上。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是朱棣的亲信,都察院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弹劾百官,因而凡是朱棣看不顺眼的官员,就由陈瑛来上奏弹劾,而这期间不少忠于朱高炽的官员就是被其扳倒的,所以朱高炽对陈瑛极其厌恶。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一次朱高炽终于抓住了机会,向朱棣痛陈陈瑛的罪状,并表示此人罪大恶极必须严惩,以儆效尤。或许是陈瑛公愤太大,也或许是要安抚朱高炽,朱棣最后放弃了陈瑛,陈瑛因罪下狱,最后被处死。